山河智能:向阳奔跑
发布日期:2022-08-03 来源: 点击量:山河智能:向阳奔跑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期间,冒雨来到山河智能调研。听说企业成功研发2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装备产品,总书记对他们的创新精神表示赞赏,并强调:自主创新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爬坡过坎、发展壮大的根本。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已是古稀之龄的企业创始人何清华加码自主创新,下苦功夫攻克“卡脖子”问题,密集研发出多款领先产品。23年前,50多岁才开始创业的他,就像追日的夸父,执着于研发核心技术,带领山河智能一路向阳奔跑攀登,企业成长为全球工程机械企业50强、世界支线飞机改装租赁三强。
今年5月,中欧班列首趟“山河智能”专列,载着500台挖掘机,从长沙始发,奔赴比利时。76岁的何清华犹如一个慈祥的老父亲,送自己的孩子远行,心里有几分不舍,但更多的是骄傲。因为在此之前,他亲手送走了2万多台挖掘机出口欧洲,山河智能成为欧洲市场保有量最大的中国工程机械品牌。
送行归来,走路带风的何清华立马赶回企业的研发中心。作为企业的创始人和首席科学家,技术和科研从来都是他最大的兴趣爱好。
山河智能创始人 首席专家 何清华:我们在平常也说工作为了生活,但对我来说,工作就是一种生活,这是我的兴趣爱好,并且是有无穷的动力做这个事情的。
1999年,在中南大学任教的何清华53岁。这一年,他萌发了把手头的研究成果变成实在产品的念头,于是,借来50万元,租了几间闲置厂房,创办起山河智能。
山河智能基础装备事业部总经理 朱振新:条件非常简陋,但何老师创办公司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租来的厂房外面,焊上了“修身治业、兴企强国”八个大字,给山河注入了工业报国的基因。
这台静力压桩机是山河智能的第一台产品。从1999年至今, 23个年头过去,它依然在工地上静悄悄地日夜作业。
山河智能基础装备事业部总经理 朱振新:我们有时候也会开玩笑:阻碍我们销量的最大拦路虎,就是设备质量太好了,都用了20多年还在用着。
二十多年前的建筑工地上,打桩机“嘭、嘭、嘭”响个不停,让周围的人不得安宁。何清华用自己的发明专利,研发出第一台国产液压静力压桩机后,传统的锤式打桩施工渐渐退出历史舞台,五大三粗的压桩机从此开始安静地工作在全国的建筑工地上。
山河智能创始人 首席专家 何清华:我跟我团队说我最不喜欢做跟别人一模一样的东西,特别是中国要由这个制造大国变为制造强国,甚至变成创造强国的话,这个理念很重要。
何清华推崇先导式创新,喜欢做市场上还没有出现的产品。这款静力压桩机就是当时我国少有的原创型机型。因为最初没有懂行的维修人员,何清华就经常拎着几十斤重的零部件,自己赶往施工现场。
山河智能创始人 首席专家 何清华:客户机器坏了以后,他不管你教授不教授,那就是你赶快帮我修好,那很多很重的几十公斤重的零件,我就直接拎上火车。
首战静力压桩机告捷之后,在创业的第三个年头,何清华进军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挖掘机领域。没有技术就自己研究,缺乏配套就自己动手。他们的首台小型挖掘机样机,驾驶室是一锤一锤敲出来的,底盘结构件是纯手工焊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