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探足球比分

图片

招生动态

招生动态

网站首页 >> 招生动态 >> 正文

民办高校招生暗藏三大陷阱 学生揭穿多处隐藏猫腻

发布日期:2011-05-29    作者:     来源:    点击:

民办高校招生暗藏三大陷阱 学生吐露亲身经历揭穿多处隐藏猫腻

  时报记者 杨启蒙 李珍

  在高考结束之后,紧张的高校录取工作即将开始。而对于广东的民办高校来说,一场激烈的招生大战也开始进入高潮。

  据了解,从2003年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至今这几年,各类民办高校拔地而起,成为提供高等教育的另一块重要阵地,并日益成为解决我国公办教育资源缺乏与老百姓需求增长的重要方式之一。但为了争抢生源,从铺天盖地的招生宣传简章到“招生代理人”,民办高校的招生手段可谓花样百出,导致每年在高考过后,总有不少考生、家长因为求学心切而上当受骗。

  那么,民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着哪些具有欺骗性的陷阱?众多充当“猎手”的招生宣传、招生人员,究竟采用什么手法将学生招入门,暴利到底几何?非正规民办高校学生的就业率真实性到底怎么样呢?对此,时报记者日前进行了一番深入调查。

  陷阱1 招生宣传广告夸大其辞

  “不实的招生宣传,是民办高校不规范招生行为的集中体现。”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教育问题的专家叶嘉国告诉记者,由于竞争激烈,现在很多民办高校都面临着较大的生源压力,因此在招生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夸大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吹嘘毕业生就业率如何高”的现象。

  例如,有些民办高校在精美的招生简章中的壮观、漂亮的

图书馆和教学楼,其实根本还没有竣工,根本就不是实景拍摄的,只是经过精心设计、能够以假乱真的建筑效果图而已。广州某独立学院的大一女生小谢告诉记者,去年8月份,她在报读这所学校时,看到招生简章中有图书馆大楼的照片,照片旁还注明藏书量达上百万份。但是,直到已经快一年时间后的今天,学校的图书馆还没有竣工。

  此外,有些民办高校聘请的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但在招生宣传中却声称“大部分老师都具有多年在名牌大学任教的丰富教学经验”。有些民办高校的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可能还不到50%,但在招生广告中却声称“毕业生就业率接近100%”。

  叶嘉国建议:考生、家长择校前首先应向教育主管部门了解目标学校的办学资质,特别注意学校有无办学许可证号,不要轻信广告和招生简章,最好实地去参观、查看学校的硬件设施和周边环境,从多种途径了解该校的师资力量和办学成果。

  陷阱2 招生代理人有时会说谎

  日前记者看到,在广州增城××学院的招生咨询网页上,有一位刘先生公布了这样一条信息:“要报考××学院,请拨打138……63”。记者打电话过去得知,原来这位刘先生是该学院的招生代理人。在记者再三承诺不公布代理学校和他的名字后,刘先生终于向记者透露了民办高校为获取生源,雇用招生代理进行招生的一些情况。

  他指出,目前广东的民办高校招生采取的方式大同小异,除了统招之外,就是通过招生代理获取足够的生源。他告诉记者:“我做招生代理有三年了,广州的生源我们不感兴趣,广州之外的其他地区我们比较愿意去招生。因为广州地区经济发达,考生家长对学校也比较了解,有自己的判断能力,关注的问题也多。有些问题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回答,太难了,学生家长一般不会轻易相信。但是。广州之外就好做了。如茂名、清远、肇庆等偏远地区比较好找到生源,这些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偏远,对广州学校的了解很有限,那里的学生家长择校一般是看招生宣传或通过代理人介绍。另外,这些地区的学生和家长80%有恋广州情结,只要学费他们可以承受,我们一般都能招生成功。”

  记者问他:“做招生代理这几年有没有觉得有时是在骗人?”刘先生沉默了一会儿说:“我不认为我们这是在骗,也不认为我是骗子,最大的骗子是那些非正规的民办高校。我觉得招生代理应该可以说是一个行业,是这几年民办高校蓬勃发展催生的一个服务行业。”但是,他接着又说道:“对于招生代理来说,有些时候是需要说慌的。”

  回首做招生代理的这几年,刘先生感慨:“人脉在招生人员和生源之间起着信任、诱骗重复性的作用。亲戚、朋友、同事以及亲戚的朋友或是只有一面之缘的人,都几乎被招生人员的迷局所迷惑——希望自己或朋友的孩子去广州读一所好的大学。”据刘先生介绍,去年,他的11个二级代理和三级代理,基本网络着广东省大部分地区的生源,先后为该学院招收了近50名学生。对于这一点,与记者谈话时他还津津乐道。

  陷阱3 以“大专文凭”诱惑高考落榜生

  “每年高考之后,一些高考落榜生居然会收到五六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广东培正学院院长凌征海表示,这种奇怪的现象,从前几年开始已经“见怪不怪”了。在每年高考过后,一些不具备颁发大专文凭资格的民办学校,会通过各种渠道收集高考落榜生的有关信息,把录取通知书邮寄到考生、家长的手中,声称“毕业后可获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但事实上,这些学校很可能是一所自考性质的民办学校,考生必须通过自考才能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一些农村地区和求学心切的考生因此而上当受骗。

  广州某民办高校的毕业生赵小姐告诉记者,她当年高考落榜之后,正是听信了这所学校的招生办老师声称“毕业后能够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才决定报读的。但等她进了学校之后,才发现自己所就读的班级只是一个“自考班”。她同班近40名同学里只有五六位同学毕业前通过了自考,拿到了毕业证。而广州增城某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小马告诉记者,他也遭遇了同样的陷阱。

  据一位多年从事招生工作的民办高校老师透露,有一些不规范的民办学校为了招到足够的学生,不但在招生过程中刻意将校名“缩水”,比如把“专修”、“研修”等字眼去掉,而且还在文凭性质等问题上含糊其辞来诱骗考生报读。例如,有些民办学校将自考助学、证书培训说成学历教育,将学历文凭考试说成民办高等教育,甚至将名牌大学下设的助学机构招生说成名牌大学招生。

  据介绍,还有些民办高校有意混淆办学主体,比如仅仅是一个合作办学,却直接说成是某某大学招生,并强调招进的落榜生与统招生一样上课、一样毕业、颁发同样的学历文凭。有些没有国家计划招生名额的民办高校,自己编造出名额来欺骗考生。另外还有一些规模小、名气不大的民办高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委托中介机构进行异地招生,中介机构受经济利益驱使,发布虚假信息诱惑落榜生。

  相关报道 招生代理人一个月赚3万

  记者在网上的“民办高校吧”看到这样一篇揭露招生代理的文章。文章写道:在北京,一位某某技术学校的招生代理人,给记者算了一笔颇为惊心的账:从2001年到2004年替北京某某技术学校秋季招生,依次每年的获利为1.2万、7.5万、3万、3.5万,合计15.2万元。这仅仅是每年用一个月的时间赚的钱。

  据了解,部分非正规民办高校这几年从秋季招生开始,进入了畸形发展状态,招生人员从最原始的直接招生,演化成了一个类似传销金字塔形式的严格等级限制,一级总代理,二级代理,三级代理。一级一级地递减支付劳务费用。据了解,招生代理的费用,依次每招一个新生获利分别为1500元、900元、600元不等。另据了解,部分非正规民办高校给直接签订招生合同人一级总代理的提成,每招一个新生提成甚至达到3000元。

  时报记者 李 珍

  “我们就是这样被骗进来”

  ——广州部分民办高校的学生吐露亲身经历,揭穿民校招生宣传多处隐藏猫腻

  “招生简章上的校园环境竟然有一半是电脑效果图”,“学院本来说发某大学的文凭,后来发的却是学院盖章的文凭”,“学校地址根本不是招生代理所说的在广州市区”……“我们就是这样被骗进来的!”日前,记者采访了多名广州民办高校的在读学生和毕业生,他们向记者吐露了自身择校受骗的亲身经历。记者发现,虽然民办高校丰富了高考考生的升学道路,但是其中一些学校的不规范招生行为对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

  案例1

  学校夸大宣传,建筑一半是效果图

  人物:广州某软件学校2004届计算机应用专业学生陈涛(化名)

  在广州某软件学院计算机专业读了三年的陈涛(化名)马上就要毕业了。回忆起当初进入学校的情景,陈涛不停地摆头叹息:“要不是你问我,我真不想说了。”他告诉记者,当初报考这所学校是因为看到学校的招生宣传做得很有吸引力。

  陈涛说:“一是校园环境拍出来特别漂亮,尤其是学校的硬件设施,比我们了解的中大、华工还美。但是到了学校发现原来有一半是真实的,另一半是效果图,还在建设之中。甚至到我现在临近毕业了,有一些基础设施还在建设之中。二是学校宣传简章上说学校电脑设施完善,配置齐全,进来之后去实验室一看,新电脑确实有,不过不到10台,大部分是一些旧电脑,配置很一般,更谈不上齐全。完全夸大数量和质量,这是让我们所有学生都很气愤的。特别是我们这个专业,学的课程都要与计算机接触,学校这样宣传很不负责任。三是学校招生宣传说‘门卫都会讲英语’。当时我想,连门卫都可以讲英语,真是一所人文素质高的学校,其实进来之后,我终于明白能够说‘hello’也算会讲英语。”

  时报记者 李珍

  案例2 师资水平低,学生怀疑外教是“菲佣”

  人物:广州某民办高校往届毕业生、某外贸公司员工赵小姐

  赵小姐去年从广州一所民办高校毕业,现在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一回忆起当初报读这所民办高校时招生老师的拼命吹嘘,和进了学校看到的真实情景之间的反差,她就有一种“被忽悠了”的感觉。最让她感到气愤的是,自己在“开放日”时参观的校园,居然是其它学校的校园。

  赵小姐告诉记者,当初她参加该民办高校的“开放日”时,看到校园非常漂亮,该校招生办老师称“这还只是一个校区,是咱们学校的一部分”。但等她去学校报到那一天,她才发现学校所谓的主校区位于天河区一个偏僻的角落,不但校舍已经很陈旧,而且校园还是租的。后来,她听说这里被租来之前是一所中学的校园。

  至于学校的师资,同样让赵小姐感到很不满意。据她介绍,学校在招生宣传单上把师资夸得

天花乱坠,声称大部分老师都曾经在中大、华工、华师等重点大学、名牌大学任教,并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但事实上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多数老师都是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老师,还有一些是原来教高中的老师。因为师资力量不行,很多同学都抱怨“听老师讲,还不如自己学”。 赵小姐告诉记者,她就读的英语专业有两个外教,“一个是来自非洲不知哪个国家的黑人,一个是来自菲律宾的年轻女孩”。因为教学水平不行,很多同学都怀疑这位来自菲律宾的外教“是混进学校当老师的菲佣”。

  最让赵小姐耿耿于怀的是:“另外,学校在招生时声称我们毕业后能够拿到国家承认的大专文凭,但等到毕业时班里只有几个同学拿到了文凭。”她告诉记者,这所学校原来只是一所专修学院,学生必须通过学历文凭考试才能拿到大专文凭,但学校在招生中却刻意隐瞒了这一点,结果大多数同学读了三年大学,却没有拿到大专文凭。时报记者 杨启蒙

  案例3 招生咨询会隐瞒学校性质,文凭变样

  人物:广州某大学二级学院2004届管理学院学生曾凯(化名)

  在广州某大学二级学院读大一的曾凯日前说起学校的情况,一脸无奈:“我应该是我们这个学院成立以来最惨的一届学生之一。”他告诉记者,他是通过招生咨询说明会了解该校然后才报读的。学校在招生咨询会上宣称,学校是某某大学的二级学院,在教学管理和师资配置上直接享受某某大学的资源,学校颁发的毕业证书上盖有某某大学的公章。”曾凯说,他当初接到学校录取通知书时,上面的确有两个公章,一个是某某大学的,一个是学院自己的。“当时我误以为毕业证书也会一样有两个章。”

  结果,曾凯进入学校后,得知学校现在要从某某大学独立出来,学校校名也将改变,去掉某某大学的前缀,毕业证书也盖更名后的学校公章。而这些在招生咨询会上完全被学校隐瞒了。据曾凯介绍,在他们学校,最初的两届毕业生拿的是盖有××大学公章的文凭,接下来的两届也就是现在的大二大三学生,拿的都是盖着××大学以及××大学××学院公章的文凭,而到他们这些大一学生,以后毕业拿的就是只盖着××学院的文凭了。

  时报记者 李珍

  案例4 招生代理说学校在市区,实则有猫腻

  人物:广州天河区某民办学院2005届企业管理专业学生王美(化名)

  正在广州天河区某民办学院上大二的王美谈到自己进入这所学校,很是愤愤不平。她气愤地告诉记者:“我的父母当初完全是被招生代理说学校在广州市内给骗了。我这个分数本来可以上一所较好的外地公办高职学校,现在却来到这个位于广州市偏远郊区的民办学校读专科,学的还是这个学校最差的专业。”

  据了解,王美是广东茂名人,父母非常希望她能在广州上大学,在父母眼里,广州的高校都是不错的学校。但是,高考结束后,分数不理想的王美报考的几所广州学校没有一所录取她。而刚好那时茂名来了几个所谓的招生代表,在王美父母面前大肆宣传广州某学校是如何如何的好,更重要的是他们告诉王美的父母,该学校位于广州市区,学生可以享受广州发达经济带来的打工和实习锻炼的好处。在父母的劝说之下,王美来到现在这所民办学校。事实上,虽然该校的校本部确实在广州市内,但是王美所学的专业却安排在广州郊区的学校分校区上课,平时王美要到广州市区实习锻炼,交通一点都不方便。

  时报记者 李珍

  案例5 同学过半未找到工作,就业率99%成空话

  人物:广州天河一所民办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班学生小陈

  广东梅州人小陈是广州天河一所民办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班学生。马上就要毕业了,但他还没有找到工作。据他介绍,在自己所在的班级里,像他这样“毕业即失业”的同学占了大约50%。

  “3年前之所以报读这所学校,是因为学校招生办老师吹嘘这里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达到99%以上。”小陈告诉记者,他在报名前,曾经同父母一起实地参观过这所学校。在亲眼看到漂亮的校园环境,再加上招生老师吹嘘学校的师资力量如何雄厚、毕业生就业率如何好之后,小陈和父母当即决定报读这所民办高校。等到现在自己临近毕业,小陈才发现,“毕业生就业率达99%以上的招生宣传是骗人的鬼话”。

  时报记者 杨启蒙

  记者手记 招生大战受伤的最终是学生

  读大学,本是一件高兴的事情,毕竟寒窗苦读十几年,好不容易跨过高考的“独木桥”,终于进入大学的殿堂成为大学生。谁料却掉入另一种陷阱——不规范民办高校设的招生骗局,进入办学硬件、师资不良的学校,耽误了学习,好事变成了“坏事”。记者认为,在招生大战中,受各种陷阱伤害的最终是那些无辜的学生。

  在近日的调查采访中,这些曾经受骗的学生讲起自己进入学校时的情景,特别是那些将要毕业的学生,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失而忘记被欺骗的经过。但是,他们当中并没有人在回忆这些经过时,出现记者想象中的愤怒与责骂,相反的是比较平静,但是每个人的脸上却写着无奈与不知所措。

  一些接受采访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并不是指责所有民办高校都是有问题的,其实他们认为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在师资、学校管理方面做得非常不错。记者在网上的“民办高校吧”也看到这样一个消息,一位自称“问天问地问良心”的学生写道:“要想去民办院校,一定要去通过省市招生办招生的学校,现在有一些民办院校一部分学生是省市招生办录取的,一部分是自己招的,这样的学校也不能去。 凡是有自己招生的民办学校,这样的学校绝大部分不可信,学生参差不齐,教工素质低下,学校管理混乱。”由此可见,学生家长要挑选一所好的民办高校还是有方法的。

  今年,高考已经结束。而民办高校的招生工作早在高考前已经启动。记者上个星期在洛溪新城碰到增城某民办高校招生代理在街边"摆摊招生",前来咨询的家长学生还不少。看到招生代表激昂的介绍,记者不仅感叹:“民办高校的招生,离规范还有多远?”

  时报记者 李珍

  对于广东部分民办高校招生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这种现象,业内人士呼吁——

  民校应加强自律“阳光招生”

  时报记者 杨启蒙

  对于广东部分民办高校招生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这种现象,业内人士呼吁,有关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对民办高校招生的监管力度,同时民办高校应该加强自律,以诚信的态度来招生。

  不规范招生行为害人害己

  “应该说,目前广东大多数民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还是比较规范、自律的。但在生源压力面前,确实还是有一些民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存在着不规范的招生行为”。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教育问题的专家叶嘉国告诉记者,特别是夸大、虚假的广告宣传,造成了不少考生、家长上当受骗。他认为,近年来,民办高等教育无论是在办学条件、办学实力还是师资水平等方面都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少数民办高校的不规范招生行为,使很多考生、家长在报读民办高校时还心怀很多顾虑,不利于整个民办教育的形成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口碑。

  要改变这种现状,一方面,有关部门应该加强对民办高校招生的监管力度;另一方面,“民办高校应该加强自律,诚实地对待考生、家长,切实对消费者负责”。

  广东培正学院院长凌征海痛心地表示,少数民办高校的不规范招生行为,“不但损害了考生、家长的切身利益,而且还极大地影响了民办高等教育的社会声誉,使社会对那些规范办学和招生的民办高校也产生了误解,不利于整个民办教育的和谐发展”。他认为,要改变社会大众对民办高校依然存在的很多偏见,民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一定要进行“阳光招生”。例如,民办高校在招生过程中,在招生广告中出现的宣传内容一定要与学校的实际情况相符合,不夸大自身的办学条件、师资水平和毕业生就业情况,实事求是地向考生、家长披露真实的信息,不要误导、欺骗消费者,充分尊重消费者的知情权。

  诚实态度应体现在招生细节

  “民办高校在招生的各个环节一定要‘阳光’、注重诚信,这种诚实的态度应该体现在招生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上。”目前,民办学校的学费普遍较高,每年的学费低则8000~1万元,高则达到1.6万~2万元。有一些民办高校为了招到足够的学生,在招生过程中通常告诉考生、家长“先进来再说,有困难学校会想办法”,并声称学校会提供勤工助学的岗位或争取助学贷款。

  但事实上,普通高校特别是民办高校,目前能够提供的勤工助学的岗位和助学贷款名额毕竟是有限的,比例一般都不太高。如果学校在招生时太急功近利,那些家庭经济条件一般的学生在报读之后,将会出现“因教致贫”、学业难以为继的情况,对考生、家长是很不负责的。

  因此,学校在招生过程中必须“抱着诚实的态度给考生、家长算笔账,让消费者清楚自己在民办高校读几年书究竟要花多少钱”。他认为,只有在招生过程中讲诚信,民办高校才能赢得广泛的社会声誉,考生、家长们才敢放心报读。

  特别提醒 择校前应鉴别民办高校质量

  专家提醒,为了不走入非正规民办高校虚假的误区,家长和学生要注意从以下几点来甄别民办高校的办学规模和教学质量。

  第一,看招生简章,页面越漂亮,辞藻越华丽,越是夸大师资力量的越要注意;

  第二,查验对方办学规模是否属实,是否存在挂靠办学;

  第三,大多实力派民办高校多在省级以上电视台做品牌广告,但仍要注意非正规学校的进入;

  第四,高考学生不要盲目填写登记表,以防被误导;

  第五,考生家长不要任由考生的性格选择学校;

  第六,在选择学校时,家长尽量要到学校实地考察。

  时报记者 李 珍

  读课外“杂书”过轻松暑假

  高考结束,终于可以放下枯燥乏味的课本和试卷,阅读久违的探索小说,了解自己感兴趣的杂七杂八的知识。对于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接下来漫长的暑假在旅游放松的同时,不妨阅读一些“杂书”,增加知识面。读《易经》了解街头巷尾那些所谓“算命先生”口中的八八六十四卦是怎么回事?读《神秘世界探索发现之谜》,解开困扰心头已久的神秘世界。看《神之简史》,知道神对于人类发展不可或缺的影响。

  《易经》作为我国最古老的一部占筮书,一部凝结着远古先民睿智卓识的哲学著作,自古以来,有关它的注释和研究版本不在少数,但是却因为时代的变迁,人们理解上的差异,很多版已不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口味。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解易经》一书,在忠实于原著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去粗取精,一改过去版本或深奥难懂,各执一词;或形式古板,不知所云的弊病,运用令人耳目一新的图解形式,给读者一个新鲜生动的完整《易经》版本。本书配有600幅精美手绘插图,采用国内独一无二的图表解易方式,改深奥古语为今言,以实用风貌展现《易经》的博大精深。另外,本书首创的六十四卦系统图解诠释,对易的内涵描述起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效果。

  每一个传说的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史实,人类在文明发展的漫长过程中,不断挖掘自身的智慧,不断探索未知领域,不断揭开历史留下的谜团。《神秘世界探索发现之谜》一书正是循着探索者的脚步,去发现一个个不曾知道的神秘世界。它细致详尽地罗列了从宇宙到地球,从史前文明到现代文化,从历史事件到自然奇观,从动物到植物等各个领域的奇事异事。本书集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于—体,讲解深入浅出,语句流畅自然,剖析精辟生动,所有的故事娓娓道来。

  无论在哪个人类社会,神祗都是其中的一个部分,通常是发挥控制与创造作用的部分。《神之简史——人类对终极真理的寻求》一书作者约翰.鲍克是著名的宗教学教授。本书的导言介绍了对神祗信仰的背景,以说明信仰深深地浸润在人的大脑和身体中的方式。接下来一章的标题为“混沌初开”,此章考察了早期人类的艺术、性别、故事、音乐、舞蹈、建筑、礼仪、祭祀,以及对自然界的崇敬等,以探究神祗之性质与意义的方式。尽管这些主题出现得很早,但是它们仍然贯穿于全书。在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人类对于神的探寻是如何开始与发展的;人的心身如何向神敞开;人类如何通过历史、文学、艺术、音乐、建筑解释神的意义等等丰富的内容。

  (以上图书由新华书店提供)时报记者 李 珍


来自新浪网:http://finance.sina.com.cn/g/20070615/01063693403.shtml